>餐饮美食>咖啡店>正文 用咖啡宗教点燃每个员工的热情

用咖啡宗教点燃每个员工的热情

据数据统计分析,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存周期只有2.6年,这在经济活动非常频繁的餐饮行业里非常多见,你经常可以在街头看到更换招牌的餐饮店铺,上个月还刚在这里消费过,如今已经人去屋空。都说餐饮行业是投资门槛常低的行业,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原因有多种,其中跟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关系吧。

  而世界上偏巧有这样一种“企业”,它从不给员工发工资,时常加班,没有加班和奖金,住宿条件差,吃的更差,没有肉,基本都是青菜萝卜之类,而“员工”却能够安心劳作、快乐心安、不离不弃,这样的“企业”却能够生存千年,真有这样的企业吗?有,这就是宗教。它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但是的确给我们这些做企业的人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宗教的僧侣大多来自四面八方、背井离乡、相互不识,却能在一家寺庙里修行,这是非常难得。

  佛教寺院是一种特殊机构,同样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其内部人员管理与事务安排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企业。寺院的僧人来自各地,禀性、好恶、生活习惯、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并在主观上“舍亲割爱、拋却世间享乐”,管理这样一个没有物质利益牵挂和约束的群体,其难度比企业更大。令人惊奇的是,为什么延续千年的寺庙比比皆是,而传承百年的企业却不多见?

  世上有千年的寺院,却为什么没有千年的企业?其实优秀的现代企业,也有不少优秀的典范,这些优秀的现代企业佛教寺院看似毫不相同,实际上它们都必须做以下两件事情。

  第一, 宣扬核心理念,保持组织人员的凝聚力;

  第二, 理顺管理关系,实现组织运营的畅通。

  是的,优秀的企业又何尝不跟宗教一样呢?所谓不疯魔,不成佛!要想成功,就必须要迷上你所做的事。无数人不能成功,是因为想要成功,但不愿意去忍受!想要结果,但不愿去实施!

  从管理理念上来说,企业老板大致分以下为三类。

  第一类:员工给老板干,老板挣事业,员工挣工资;

  第二类:老板建立发展平台,让员工在平台上成长、实现梦想,让员工发财,老板顺便实现个人理想;

  第三类:老板与员工共同发展,为共同的事业付出,为共同的理想奋斗,共同成长,实现共同的理想。

  这就是宗教世界给我们带来的信仰力量。

  雅斯培•昆德在《公司宗教》一书中认为,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重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成功地创立了一个以“星巴克体验”为特点,以“员工第一,顾客至上”为内核的“咖啡宗教”。

  就像麦当劳一直倡导售卖欢乐一样,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东西,比如强调气氛的管理、个性化的店内设计、暖色的灯光和柔和的音乐等。霍华德•舒尔茨为星巴克打上的价值烙印之一就是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顾客对咖啡的体验。“以顾客为本,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一次只为顾客烹调一杯咖啡。”这句原本来自意大利咖啡馆追求卓越的工艺精神,演化为星巴克注重“当下体验”的观念一强调在每天工作、生活及休闲娱乐之中,用心经营“当下”这一次的生活体验。

  正是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影响下,在星巴克工作的店员们被称为星巴克的伙伴!伙伴与员工的区别是,倡导“伙伴”概念是让那些年轻人成为我们的合作者,而“员工”概念则让那些年轻人变成了我们的下属。合作者会让我们共同成长,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员工则是充其量满足温饱,进而实现老板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