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按摩店>正文 按摩店网上预约月入三四十万

按摩店网上预约月入三四十万

两位按摩馆的老板,一位是职业的按摩师,年收入十多万元;另一位根本不会按摩,也没有按摩馆,但却把生意搬到了网上,利用网上预约和上门服务,生意照做不误。

  手机预约上门服务 公司每个月收入三四十万元

  打麻将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腰酸背痛脖子发麻,想放松休息一下,可根本停不下来走不了,怎么办?现在,你可以手机预约按摩师上门服务。这就是韩智其最新的创业项目。而在这个项目之前,他还曾做过网站、二维码、团购等项目。

  玩互联网的人突然爱上传统行业的按摩,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韩智其看来,他这次是“站在了风口上”。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做按摩最起码要有个固定的服务场所,摆放好几张按摩床,然后等着客人来上门。但韩智其开的“按摩院”,没有实体店铺,用户只需用手机上网预约,按摩师可随时提供上门服务。而且,上门不只是到家里,还可以是办公室、麻将馆等地方。“这是传统服务行业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正是目前的热点和‘风口’。”韩智其说。

  手机预约加上门服务,仅仅就这么一点点变化,韩智其的创业项目能成功吗?据他介绍,高新区有个麻将馆,一天晚上就曾下了20个订单。在一个麻将桌上,当一个客人点的时候,其他人看到了就会跟风去点单,有的发现按得很舒服,也会推荐给别人。当然,不仅是麻将馆,一个4S店的员工每天休息时间都会下5~10单,此外,还有台球厅、茶楼、客户家庭、办公室里等。公司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跟二十多个这种线下店谈好了合作,高峰期日单超过一百单,最低时也有30多单。

  手机预约和上门服务的方便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用手机点单。从去年12月项目开始上线运营时的5名按摩师,到现在公司有全职推拿按摩师20多人,韩智其计划今年增加到100人。虽然现在依然是投入期,但公司每个月的收入已经达到三四十万元。

  实体按摩馆生意也不错:

  手艺得到认可 已有客户愿意投资合作开店

  “每年十多万元,这是纯收入。”30岁的刘建说话的语气很平静。这位只有初中文化、从延安市宝塔区农民家庭走出来的小伙子,如今已是西安一家按摩推拿馆的老板。

  刘建开的这家厚德堂推拿馆位于西安市高新路,面积约200平方米,有13张床位、6名按摩推拿师。店内墙壁上张贴的人体穴位图等简介,表明这是一家以预防、保健、治疗为一体的养生机构。刘建表示,有的按摩馆只要客人感觉舒服就可以了,但来他这里的顾客大多要求有明显的保健、治疗效果。他的按摩馆装修简单,环境普通,要吸引客户,就得靠过硬的技术。

  起初刘建的理想并不是开按摩推拿馆,他说,上初中时他的成绩还不错,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也想着将来考上大学。但后来因为视力下降严重,不能继续学完成学业,无奈休学在家。初中毕业后,他开始学习按摩技术。为了掌握要领,十多年间,他曾经去过上海、温州等地拜名师学艺,当时根本不在乎工资高低。后来,他的手艺逐渐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也有了自己新的打算—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按摩推拿馆。

  4年前,在朋友的资助下,刘建在西安开了现在的这家推拿馆,第一年宣传花费大,并不赚钱。随着时间的推移,客人们口口相传,老客人介绍新客人,客户不断增多,近三年来,每年的纯收入在十万元以上。

  刘建表示,开按摩推拿馆除了每年七八万元的房租外,只要技术得到客人认可,客人会预付款购买会员优惠卡,这样提前有现金收入,不用垫资,几乎没有资金压力。

  现在,刘建计划再开几家店面,而且已经有客户愿意给他投资合作开店,但最缺少的是优秀按摩师。合格的按摩师一般要经过3~5年的学习,才可能掌握基本要领。许多人学习了一两年,感觉练功底太枯燥,坚持不下来就放弃了。有的年轻人学出来了,但起初接待客户时并不熟练,客人点单较少,每个月一两千元,收入上不去,就改行了。“所以,干这一行,起初的前十年是非常熬人的。”他说。

  提示:网上按摩店或将遭遇价格战

  虽然不少按摩店都在赚钱,但这个市场并非一片光明。

  国内市场上,上门推拿按摩目前有超过十五家创业公司,虽然规模都属于起步阶段,还没有谁能做到一家独大,但有的已经拿到了A轮投资。

  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也容不下太多的推拿产品,未来这些上门推拿公司难免会有一次价格战。韩智其也承认,项目要想有机会活下来,除了产品做出品质和口碑,还少不了资本的助力。

  风险:APP上门美容按摩问题不少

  美甲、美容、美体、按摩……曾经在店里才能享受到的服务如今已被浓缩在一位上门师傅和一个小小的工具箱里,你要做的,只是在手机里下载一款APP并“点单”。半年来,移动终端预约上门服务迅速俘获不少“懒人”的心,但记者采访发现,这种模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暗藏重重隐患。

  安全

  “谁愿意免费体验上门美容?”记者在朋友圈里发布这条“广告”时,引来的并不是争相报名。“靠谱吗?”“到家里不安全吧?”数十名女性提出了她们的质疑。“安全性”和“专业性”成为她们最关注的问题。最终,25岁的白领林小姐同意体验,地点选在记者家中。

  在“美容总监”APP上选定一款瘦身项目后,美容师很快就提着箱子上门了。洗手消毒,涂上精油,随后全身按摩。美容师称,产品由公司统一提供,是进口产品,“专供美容院的,不会有副作用”。期间,林小姐称“肚子被压得有点疼”,美容师表示,“说明有器官不好。”虽然这个项目名为“闪电瘦”,但美容师坦言,至少三次才可能有效果。林小姐说,她的痛感一直持续了2天,“不知道真的是我身体不好,还是按摩手法不够专业?”

  和林小姐有同样困惑的,还有王小姐。王小姐多次在“河狸家”尝试上门美甲,“只能提前选好款式,而且带上门来的工具总是有限”。此外,她还担心上门服务的安全和隐私,因此她总是把美甲师约在办公地点。

  其实,不仅是顾客,对女技师来说,同样有安全方面的顾虑。按摩技师张小姐说,一般对于男顾客的点单,她会事先多打几个电话“探一探”,晚上如果超过8时,就不再接了。“尽量避免去独居男士家中,而且回去晚了路上也不安全。”

  涉医

  记者又在“点到”APP上先后预约了2名做理疗的按摩师。技师上门后,都向记者普及了养生保健知识,非常专业。一名按摩师说,自己曾在医院、养生会馆工作,后来到了“点到”任全职。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他同意针灸,但叮嘱“不能让公司知道”。但另一名技师则拒绝了记者的针灸要求。

  据卫生部门介绍,针灸等具有创伤性、侵入性的技术方法属于医疗手段,所从事的个人需有行医执照,且对场地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涉嫌非法行医。针灸操作不当可能出现“晕针”,需要及时抢救,如果在家中进行时出现意外,容易贻误治疗时间。但记者私下咨询部分技师后发现,虽然APP上没有针灸项目,但如果客户提要求,他们也会尽量满足。

  近半年,已有10多款美容保健类的APP上线,其中大部分在京沪两地。尽管线上的项目介绍“老老实实”,但线下却仍逃不过“违规操作”。市民范小姐就说,春节前,她私下约相熟的美容师来家里为她做了“韩式半永久眉毛”。据了解,这种绣眉属于微整形,需在有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内进行。

  资质

  记者发现,不论是“美容总监”还是“点到”,旗下均有数十名全职专业技师,这两家公司的注册地均在北京。记者在北京市工商局官网上查询获悉,其中一家是“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家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技术服务、软件开发、日用品等,但没有美容和按摩保健等项目,也没有医疗资质。

  “我们只是提供‘手艺人’,没有实体门店,不是场地提供方,说穿了只是中介。”采访中,两家公司的客服都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司的员工都在向客人提供美容美体甚至医疗服务,到底算不算超范围经营呢?这种公司究竟算不算中介?又该归哪个部门来管呢?事实上,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未明确此类从线上转到线下的服务行为究竟如何定性,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诸多APP平台理直气壮地打起“擦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