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药店>正文 平价药店艰难度日

平价药店艰难度日

   平价药店的身影正在淡出普通百姓的视野,曾经给省城市民带来提篮买药场景的平价药店,如今已风光不再。记者调查发现,经营成本的大幅提高并没有给平价药店的营业额和利润带来提升,目前省城多数平价药店已陷入经营困境,并纷纷开始转型。 

  其实,合肥平价药店的现状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的平价药店的经营更为艰难,初步统计有七成的平价药店都出现了亏损,“倒闭潮”正欲淹没这些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平价药店。

  七成亏损 

  发达城市的平价药店已经成为省城同业的“先烈”。 

  北京市药监部门的调查显示,平价药店已出现了近70%的大面积亏损,目前平价药店在北京药品零售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仅有20%,传统药店仍是市场的绝对控制者,能够勉强维持的平价药房所剩无几。 

  现在的北京市场已经找不到曾经的平价药房,仅有的几家不仅卖少得可怜的药品,更多的是出售化妆品、个人护理品、保健品、减肥品、健康书籍、妇婴用品甚至眼镜、饮料食品等生活用品。 

  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平价大药房也出现了近70%亏损的局面,且剩余平价药房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上海官方人士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初,至少会有1/3的平价药房退出市场。目前上海多家平价药房已经开始减小店面或出租柜台,单纯的平价模式在市场上已很难立足。 

  事实上,上海周边的发达城市也同样出现平价药房难以维持生计的状况。据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统计,杭州的平价药店也出现了近七成的亏损率。有消息显示,目前广州市场各连锁药店中,非药商品已占到总商品的近四分之一。 

  相比之下,平价药房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经营情况比较乐观,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国有药房发展还不是特别完善,因此平价药房的进入可以形成一种互补,许多平价药房不得不以二、三线城市的盈余来补亏。

  本土“特色” 

  省城平价药店也正在“演绎”着外地市场相同的命运。 

  3年前,江西开心人大药房高调进入合肥,选址安徽农业大学南大门,开业之初再现了几年前百姓缘大药房开业时百姓提篮买药的热闹场面。然而,好景不长,经营不到一年的时间,“开心人”就悄悄地全线撤出了合肥市场。 

  不久前,位于合肥太湖东路的国力药房宣告停业,在苦撑了两年之久后,借太湖路改造之际,国力药房搬迁至距离城区较远的岳西路附近,经营面积由原先的不到200平米增加至500多平米。 

  即便如此,该店的经营状况仍不乐观。国力药房总经理齐泽华告诉记者,受合肥“拆违”影响,卖场的房租较以前上涨了20%以上,加上其它管理成本的增加,无疑是给本已薄利经营的平价药店雪上加霜。 

  第一个在省城开设平价药店的百姓缘大药房近来的日子也不好过。百姓缘大药房总经理吴斌一再表示平价药店的生意不好做,其部分门店的销售额骤降了50%。目前其药店的综合毛利为5%~8%,纯利只有1%~2%,完全靠“低价跑量”的方式维持运转。 

  不过,与上述几个大城市相比,合肥平价药店的日子过得并不算艰难,拥有本土“特色”的生存法则让这些平价药店尚能勉强为继。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省城平价药店的主要收入并不是来自于药品零售的差价,而是一些明目繁多的“进场费”、“管理费”等。一个批号的药品要想摆上省城某大型连锁药店的货架,就要交给药店1000元的“进场费”,而一般药厂上柜品种一般都有好几个,甚至10多个。 

  药店里甚至比顾客还多的药品促销员,药店不但不用支付工资,相反还要向药厂或药品代理商收取“管理费”,根据不同情况,药店都会按照人头数,每人每月收取一、两百元或三百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