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具、包包>皮具店>正文 小伙痴迷皮雕入选非遗 作品售价2万

小伙痴迷皮雕入选非遗 作品售价2万

看似普通的一块牛皮,经过绘图、雕刻、敲击、上色等多种工序,几天后“摇身一变”,变成精美的钱夹、皮包、笔筒甚至是皮雕画,这样的过程十分美妙也很考验人的耐心和技巧。在省城神堂沟一小区里,32岁的太原后生郭凯就对这一独特的技艺十分痴迷,而且一迷就是将近20年。

  这种技艺叫“皮雕”,去年郭凯的这一特殊传统技艺还入选了太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把皮雕当成挚爱的郭凯,现在又要挑战自己,制作对自己来说面积最大的一幅作品,一平方米大小的皮雕画“大闹天宫”。一方面是为了在猴年做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代表山西皮雕界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的一个国际性展览。

  13岁开始迷上皮雕

  5日下午,省城万柏林区神堂沟村附近的一个小区里,装饰古朴的郭凯工作室阳光普照,一个面积巨大的木台上摆着一幅画作,旁边是一块已经描好图案的黄牛皮。郭凯手拿刻刀,弯着腰小心下刀,一刀刀下去,图案的立体感马上就出来了。“天天猫着腰雕呀刻呀,我都快成小老头了!”见记者进来,郭凯一边捶腰一边笑着招呼。

  环顾工作室四周,摆的挂的几乎全都是郭凯的皮雕作品。这些钱夹、皮包、雕画等,图案精致,全都是他纯手工制作。

  13岁那年,他偶然路过一家皮具店时,看到里面都是纯手工的皮包、鞋和各种精巧的配饰,一下子就迷上了。后来,他一边自己琢磨研究,一边通过查找各种资料学习,后来有时间了还去外地“取经”。从一开始的像模像样到后来的精雕细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作品终于得到了认可。

  去年9月,经过推荐入选“非遗”后,郭凯参加了山西省艺术博览会,他的一幅皮雕画“马”得了金奖。现在,郭凯正在做的是一个一平方米大小的雕画“大闹天宫”。画作是仿照天津画家刘继卣的工笔画制作,这是他最费心力的一件作品,使用的原料也是最大的,所以要花上近一年时间才能完成。

  要把传统技艺传下去

  “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就是成功,与名利无关。”这是郭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遵循的一个原则。对郭凯来说,对着皮子精雕细琢是他最幸福的事,即使一辈子做这个都不会厌倦。

  皮雕是个手艺活,一个小小的钱夹就得刻上万刀,花费3天左右才能做好,更不用说再大一些的皮包、皮雕画等作品了。

  从2010年开始专职从事这一行业以来,郭凯担任了山西省民间工艺艺术家协会皮雕皮艺委员会的秘书长,协会逐渐有了很多皮雕爱好者。名为“太原皮友集中营”的微信群,也是由好多省城皮雕爱好者聚集起来的。微信群里的朋友们每天聊得最多的,就是皮雕的各种技术知识和相关话题。

  从4年前开工作室的时候,郭凯就陆续接待了不少慕名而来学习的人,慢慢聚集了很多爱好者。“一辈子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就知足了。”郭凯说,他想把皮雕这一传统技艺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

  相关

  皮雕是怎么回事

  郭凯介绍,皮雕其实就是利用皮革的延展性来制作各种皮具,我国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很早以前就有,如马鞍上的雕花等都是皮雕制品。但是这种工艺长期以来只在私下传授,在山西,郭凯应该算是皮雕行业最早的从业者了。

  一般来说,制作皮具,选用的都是进口的皮子。皮雕步骤有以下几步:1、描图,打湿皮子后,把图案线条描绘在皮革上,再用旋转刻刀刻制,雕刻出立体感来。2、敲击,在仅有三四毫米厚的皮子上多层次地敲击,层次越多立体感越强。3、根据皮子的湿水性、弹性等各方面因素考虑精雕细琢。4、上色,光线、阴影、毛发都在皮子上显现出来。

  皮雕作品售价多少

  在2010年前,郭凯只是把皮雕作为一个爱好,闲暇时做一个皮包、皮带,有朋友喜欢就拿走。但实际上,他除了投入时间和精力,经济上更是投入了不少。购买原料、工具等,郭凯前后投入了大概有30多万元。

  郭凯第一个卖出去的作品是2008年制作的一个女士小挎包,当时卖了300元钱,他花了4天左右做好。

  他印象中售价最高的作品是一个马鞍包,卖了2万多元。贵当然是贵在了手工上,郭凯说,那个马鞍包的马头图案精细,连马的毛发一根根都很立体,是他下工夫最多的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