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站>微店>正文 微信政务公众号怎样运营

微信政务公众号怎样运营

通过新媒体平台政府机构政务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公布,不仅为政府政务信息的发放打开了新的维度,还让信息更加透明化,也省去了老百姓“跑断腿、说破嘴”的各种流程。据腾讯统计,政务公众号在两年间达到了4万个。腾讯公布的一项微信用户属性数据显示,微信用户明显具有年轻化倾向,主力军多在20至30岁之间。所以,许多政府机构的微信公众号,正在不断改变话语体系,试图符合年轻群体的口味。政务微信在国家推广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发挥积极、正面作用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2015年7月,微信城市服务开放平台正式上线,已认证的政务号都可以介入“城市服务”平台。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服务的生态发展,促进了民生服务的加速改革和优化。

  怎么申请政务公众号

  微信的政府类型包含了国内外、各级、各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等类型的公众号。目前主要覆盖公安机构、党团机构、司法机构、交通机构、旅游机构、工商税务机构、市政机构、涉外机构等。

  明确政府职能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办发(2013) 10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着重强调了政务微信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自此以后,政务微信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政务微信”是目前很重要的一种政务公开途径,解放军、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也多次报道过一些经营得很有特色的政务公众号。政务微信一般有两类主要功能。

  1.发布型

  如果有停水、停电、修路或其他紧急事项,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发送到相关范围的手机,让群众及时了解相关情况。现在公众了解信息的途径已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上网的工具已从电脑转移到手机。政务信息通过手机发布,能够更好地传播到相关受众。这种类型的政务号,已经有“北京发布”、“上海发布”等。

  2.简化流程型

  各种注册流程,一跑好几趟,成了审批业务永远逃不掉的坑。但是开通政务微信后,一些流程都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办理,不光不用跑腿了,流程也更简化了,随时随地都能办。政府机构节约了人力成本,老百姓节约了时间成本,双赢。

  突出重点服务

  有一些交警、消防类的服务一般都比较专业,很好突出重点,但如果是某市的新闻办公室,则负责的内容比较多,甚至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政府业务,这个时候,如果不能简单有效地突出重点,就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继而直接取消关注。

  固定推送频率

  在初期运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想,什么时间推送的信息阅读率最高,一周推送一条好,还是三条好。不同类型的公众号可能用户群的阅读规律不一样,这些需要慢慢摸索。

  微信是一个24小时开放的平台,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段打开阅读,而普通政府人员的上班时间都是正常的朝九晚五,考虑到用户一般在上班或下班的路上来浏览公众号,所以一般有两个时间段来推送内容,早上8:00-10:00,晚上5:00-6:00,发布的数量一般以一条为最好,在重大节日或有突发事件时,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但要养成一定的规律。

  政务微信尽量不要发布带广告的内容,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像微信一样,一天4条新闻或一天一条新闻,不仅会避免信息被淹没,还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动回复为主,人工回复为辅

  政务信息因为会提供一些服务的办理,所以自动回复非常关键,如何理清办理流程,让用户轻松完成办理非常关键。如机动车驾驶人在交通违法或驾驶本更换时,有时需要带很多材料,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时候我们通过一些自动回复就能给用户一些提示。

  大部分政务公众号都没有客服功能,人工回复功能只是通过留联系方式的模式来处理,如果运气好,碰到有人值班,也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咨询。

  大部分政务公众号的“自动回复”和“微信矩阵”做得比较完善,即使不能给你最终的答案,但进行一定的导引,也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热情主动,加强交互

  政务公众号为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要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坚持权威发布,及时传递民生服务信息,拓展便民办事功能。

  如去年的“上海发布”,—方面围绕自贸区建设、高考综合改革、上海“两会”等重大工作和重要节点,及时进行权威发布、解读;另一方面主动回应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就“福喜”食品事件、浦东出现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等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网络热点和公众关切。

  这样的积极主动,获取了上百万的用户订阅。用户可以参与到这些热点话题的讨论中,既增加订阅量,还能加大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关注政务信息。

  不正经,更趣味

  政务微信的内容应该更贴咕近民生,为了提高阅读率,也不能太生硬,多添加一些网络用语,多用一些富媒体形式的图文、表情、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