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冰店酷暑恰逢盈利日
一连几天成都的天气不算好,阴雨不断,许多人已经穿上了长袖衣服,但当上周末下午记者来到“雪娃娃”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店门口的七八张桌子已经坐满了吃刨冰的人。“小姐要什么冰?”看到顾客进门,店内的工作人员热情地问道,而当记者表明来意后,四五个小工都不约而同地指了指柜台旁一个穿着黑色体恤正在削芒果的男人,他,就是“雪娃娃”的老板——林正璋。
准备 为了爱情 他从台湾来到成都
在“雪娃娃”店门口贴着一句话叫“爱她就在雪娃娃等她”,看的时候以为不过是个宣传而已,但林正璋却说,当初这“雪娃娃”的诞生还真是缘于他和老婆的爱情故事。
那是1998年林正璋第一次到成都的时候,和许多台湾人最初到这座城市一样,他此行的目的是陪一个老家在成都的台湾朋友回乡探亲,那几天在成都的行程也基本以旅游和考察为主,而就是在他们即将回台湾的前一天晚上,林正璋见到了那位朋友在成都的表妹,也就是现在的林太太,他口中的老板娘周女士。
“虽然只见了一面,但感觉很好,回去之后,我们便开始了频繁的电话往来。”说起当初的恋爱故事,已经四十多岁的林正璋就像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般爽快,“半年后,我就第二次来到了成都,经过深入的交流,最终确立了恋爱关系并结为连理”。
随后,夫妻二人一起去了台湾,而这一呆就是三年,期间,他们的感情可谓与日俱增,对台湾的气候、饮食周女士也已渐渐习惯。不过,由于周女士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糟,做女儿的放心不下,在和自己的父母商量后,林正璋卖掉了在台湾的房子,和妻子回到成都,在这个他并不熟悉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了生活 他在成都重操旧业
“谈不上创业,只是要在这里生活,肯定要找事情做。”林正璋说,所谓“做熟不做生”,自己在台湾就做了8年刨冰生意,所以当时首先想到的自然也是刨冰。
通过在一些繁华商业区观察人流往来,在河边的茶馆看人们打牌喝茶谈生意,林正璋发现成都是一个休闲并且喜欢消费的城市,“消费就得有东西,有好东西人们就愿意消费。”这让他坚定了在成都投资做刨冰生意的信心。
不过,就刨冰这一市场来看,成都也有许多未知数,比如这里不像台北,台北一年四季的天气都很热,上到八十岁的老人家下到两岁的小孩子都有吃冰的习惯;而且,那时候刨冰在成都还不多,最有名的就是好利来、顶好,可他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这些地方的刨冰与台湾刨冰有许多不同,“比如冰柜里放着的西瓜、哈密瓜常常成为刨冰的主料,可这绝不会出现在台湾刨冰里。”因为对于西瓜这类水果,冰镇固然可口,但放进冰水里再捞出来吃却只有降低口感的效果。
但是,谁说台湾刨冰就会更适合成都人的口味呢?虽然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林正璋还是不肯匆忙“上马”。他随即与妻子一道开始了长达八个月的市场调查,除了继续到成都大大小小的冰品店里了解情况外,他还到一些卖台湾小吃的店铺去和老板攀谈,熟悉成都人的饮食习惯;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店址,他和妻子更是以“健身”的名义常常步行4个多小时,从美领馆一带走到天府广场再到八宝街,观察人们的购物时间以及购物量……
开拓 旺季 新鲜刨冰生意超好
2004年上半年,经过一番仔细的市场调查后,林正璋终于准备将他的台北刨冰正式销售上市了。可就在这时,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原本打算在红星路租赁的店面到交付时才发现竟然存在上下水管道不通的问题,这对坚持靠“新鲜”二字取胜的林正璋来说可谓致命伤。
于是,他迅速选择了这家店面附近、同仁堂(36.71,-0.75,-2.00%)对面的一个店铺并和房东达成了口头协议。谁知,第二天当他带着现金来下订的时候,却阴差阳错地被小工误以为是其他租户而被打发走了。怎么办?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各种原材的订单也已经发了出去,原来看好的口岸却没了着落。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被小工“赶走”的林正璋一脸愁云地开着车在城区内转悠,无意间看到了位于长顺下街金色夏威夷的一家店铺刚好贴着出租的告示。“其实,我当时觉得这个店铺最有卖点的地方就在于门前这个空地”,林正璋指着正坐在自家店铺门前吃冰的年轻人说到,“因为我的妻子跟我说过,成都人逛街、吃东西喜欢坐,这样一来可以缓解疲劳,更重要的是可以摆摆龙门阵。”
就这样,店面定了下来,“雪娃娃”正式开业了。然而,最初几个月的生意还是令林正璋有些沮丧,每天三五十元的营业额让他计划中半年后扭亏的方案显得遥不可及。好在他最初的预计没有错,凭借着附近几家小店累积的人气和人们的口耳相传,刨冰店的生意逐渐走上正轨,特别是随着附近新城市广场等大型百货超市的设立。如今,用林正璋自己的话来说“雪娃娃”真的是“生意超好”,每天做料的
芒果就要用去几百公斤,到这里来吃到一碗几元到十几元钱的冰更是要排上20多分钟才能拿到。
超级绵绵冰的财富秘诀
厦门有这么一家名为“杨小贤”的甜品小店,没有奢华装潢,以纯正手工制作工艺,打造“大盆”芒果绵绵冰甜品品牌,
点击阅读更多刨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