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中介现状
对于广大“租房族”而言,只要谈到房屋中介,免不了都心生一种“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滋味。一方面,大多租房者都是外地人,只有通过中介公司找房源;另一方面,又因中介市场的不规范,大吃不法中介的苦头。近日,记者暗访了筑城部分房屋中介公司,结果令人咋舌。
8月1日上午10点,记者走进位于小十字的一家信息部,一年轻男子便迎上来问:“要哪种房子?我们这里各个地段各种套型的房子都有。”记者看到这间光线暗淡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几个文件夹和一部电话,墙角一张陈旧的沙发上躺着另一个男青年。
当知道记者想租一套月租金400元左右、位于小十字附近的房子时,对方连忙说正好有一套,交50元马上就可以去看房。当记者要求看房主的委托书时,年轻男子连连说:“不要委托书,绝不会有问题。”这时躺在沙发上的男子便站起身来,从抽屉中拿出一本收据,叫记者先“办手续”交看房费。记者问看房费可不可以退,对方说不可能退,但可以包找到满意的房子。记者表示过几天再来看,便离开了。
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老东门附近的一家房屋信息中心。一名自称“公司经理”的老者接待了记者,称该公司只收30元看房费,直到租成房子,然后中介费按第一个月房租的一半收取。记者在该处并未看到营业执照等有关手续。
在铁桥旁边的一家中介公司,记者看到其招牌上写着“房屋租赁”、“婚介”、“工程介绍”、“代找保姆”等内容。令人惊奇的是,这家可以进行多种业务的公司,竟然连自己的名称也没有,记者从室外到室内仔细观察,都没有发现其名称标志。当问及其营业执照时,一名负责人模样的女子称:“我们开的是分公司”,但却无法提供相关证明。
记者又沿着北京路走访了一些房屋中介公司,发现这些小公司大都情形相仿。一般是收取30—50元看房费,租房成功后收取相当于半个月租金的中介费。富有戏剧性的是,记者在一家信息部恰好碰到一名交了看房费、两个星期都还没租到房子的女子前来要求退款,该信息部态度软中带硬就是不退钱。
记者发现,除了部分中介公司相对规范外,大多数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公司”无照经营,往往带有“游击队”性质,租间房,装个电话,能骗就骗,骗不了就换个地方接着骗。一些“公司”超范围经营,虽然有营业执照,但按规定只能提供房屋信息,实际上“职介”、“婚介”、“工程介绍”什么都在做。
房屋中介市场的存在,为盘活房屋存量,促进二手房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行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时有发生。有关人士认为,房屋中介也该规范了。
中介业艰难度日
也许在人们的心目中,搞房屋中介做的是无本生意,玩“空手道”,顶多就是费点口舌之劳。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中介公司赚钱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容易。用一名中介老板的话说就是:“日子并不好过。”
这名人称老张的中介老板,在此行当中已混了近10年。老张告诉记者,以前在这一片区搞房屋中介的就只有他一家,靠着诚实服务,找钱还是比较容易。而现在,从师大到北京路这一路上的中介公司就有12家,竞争大了,而房源有限,再加上一些不法经营者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客”,生意已日渐冷清。
为了证实他所说的话,老张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他平均3天能租出一套房子,每套房子可得看房费30元,中介费平均170元一套,每月的收入大约在2000元左右。但是每月要交房租300元,各种税费加上水电费约300元,电话费500元左右,共需支出1100多元,每个月的纯收入也就只有900多元。
信任危机:中介业的心头痛
随着市民住房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筑城房屋中介公司越来越多,规模不等的中介服务部在筑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就在这么多房屋中介公司存在的贵阳市,记者也不时会在墙上、电线杆上看见各种房屋租赁和房屋置换信息,而且很多注明“中介免谈”的字样,市民对中介的不信任由此可见一斑。记者电话采访了一位“中介免谈”的求租者,他气愤地对记者讲起他的租房经历:7月初,他到一家房屋中介服务部租房,交了50元的看房费,业务员带他去看房时波折不断,要么是“房东不在,你明天来看”,要么是“房主突然决定不租了”,理由不一而足。不过,业务员总会对他说,“下一套不会有问题,一定让你满意”。他已累得精疲力尽,对中介没有了任何信心,更不用说信任。
房屋中介店经营重心悄然转移
又到租赁旺季,如今,不少有房屋租赁需求的市民更习惯于自由发布租赁信息,避开中介,这也使得不少大型中介对房屋租赁业务越来越不“感冒&r
大三学生开房屋中介月收入近万元
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仍是重庆邮电大学大三学生的陈星却当起了房产中介老板。眼下,他已在渝北双凤路和宏锦路各开了一个店面,手下有3名雇员,月收入近
投资三万开个房产咨询社月入万元
购房、装修中的诸多陷阱让人防不胜防,很多人买房变成了花钱买气受。有没有资深专家为消费者提供从购房、收楼到装修监理等专业化一站式服务?湖北小伙子周
点击阅读更多房屋中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