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O2O为什么火不起来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现在什么东西仿佛都要跟O2O搭上点关系,才好顺应这个时代。一时间各行各业争相进入,健身、美甲、外卖、医疗……连BAT这样的传统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未能免俗,资本市场对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趋之若鹜。
但一味的资本投入并未换来预期的高回报率,相反O2O企业破产倒闭的噩耗不断传来,领域不乏医疗、旅游、餐饮等。教育行业也没有幸免,行业中死亡率颇高的当数家教领域,95%的家教O2O企业两年左右就会夭折或是根本长不大,家教O2O的寒冬已然到来。
曾经的创业者,如今避之唯恐不及
近日,一位曾经的O2O平台创业者,写的一篇文章引起业内不小轰动,作者在2014年曾创办过家教O2O平台。讽刺的是,这篇文章却把家教O2O称作“伪命题”、“人造的伪需求”。文章中指出,O2O对家教行业并未改变什么,市场用户的反馈并未像业界所预计,学生轻松找到周边好老师、大量明星老师涌现、传统培训机构纷纷倒闭。相反,传统培训机构却是时时传出业绩大好的消息。在这名文章作者看来,家教O2O像是打着O2O幌子的一场场游戏,非但不能切中教育教学本质,而且所谓的平台“名师”更多是靠刷单欺世盗名。
的确,教育产业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提供的是非标准化的服务。而想要把平台的非标准化服务做好,核心就在于能否聚集一定的优秀师资。但真正的好老师是稀缺资源,除了公办学校,目前都聚焦在传统教育机构,O2O惯用的烧钱方式难达到拉拢老师的想法。
因此,各家教O2O平台都面临着找不到真正好老师的难题,更难以触及教学本质的问题,因此并不能获得家长学生的青睐,处境自然变得非常艰难。难怪,曾经的家教O2O平台创办者,一旦认清了家教O2O平台的本质,便急切地撇清与家教O2O的关系,并且避之唯恐不及了。
举步维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上文所提到的家教O2O创业者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家教O2O已出现疲态,难以破冰。纵观整个产业,目前所有平台都只是简单的交易撮合,至今并没有一条完整、有效的闭环链条。
的确有人喊出将致力于打造更深层次的服务设计和规划,并以此在投资人面前展现出一片"蓝海",套取了巨额投资,但教育行业是需要积淀的,模式本身的问题,并非一两个技术创新点所能解决的。而更令投资者失望的是,巨额融资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针对老师的高额补贴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当初想象的“蓝海”只是噱头,投资人看不到前途,只能勒紧腰包持观望态度。企业没有了后续资金链的支持,前景变的不乐观,面临崩盘的危险,举步维艰。试问,在家教O2O平台一片哀鸿的现在,有几个创业者还会大肆宣扬自己曾是家教O2O创业者中的一份子?
引以为戒,历数家教O2O的几种死法
无论是已经沦为家教O2O的先烈,还是命悬一线还在拼命挣扎挣扎的企业,作为家教O2O平台的从业者及投资者也都应该警醒了。笔者在此为大家罗列一些家教O2O死亡的真相,希望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死法一:融资跟不上,没有足够现金流,弹尽粮绝而死
像Uber进入中国市场得到10亿融资一样,家教O2O也赖以资本而存活。据请他教CEO陈远河估算,家教O2O企业平均每月要烧至少上千万元;跟谁学CEO陈向东也指出,技术研发是家教O2O相对重头的一类成本支出,假设组建500人的技术团队,人力成本加上地面推广队伍,一年的成本就要过亿。
此外尚德负责人还算了一笔账,从前端的互联网化,到后端服务的互联网化,整个组织结构和IT系统的建设需要几千万元的持续性成本投入。这一笔笔的巨额数目,对于市场规模较小、受众较少的平台来讲是无法承担的,因此就需要持续性融资。但2015年上半年家教O2O平台像是靠大量资本堆砌起来的海市蜃楼,一旦资本市场的预期不能实现就会马上撤离,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企业后续的融资一旦跟不上,烧钱的速度又快于盈利的速度,家教O2O没有了现金流的支持,就会立刻弹尽粮绝,宣布死亡。
死法二:缺用户、少服务,死水淤滞而死
据一位离开了某家教O2O平台的老师透露,平台严重缺乏老师和学生用户,需要大量烧钱圈老师、圈学生。而即便圈来了用户,平台又没有保证用户利益,增加用户黏性,满足用户需求的其它附加内容,单一的模式形态决定了其用户只能是有相应需求的一小部分人群,而用户规模会直接影响平台的交易量。
从服务方面讲,平台严重缺乏系统化的教师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监控等完善的服务体系,那么即便平台有再多的补贴,家长也不会用孩子的学习成绩换取那点补贴得来的利益,因此缺少用户,缺少服务,平台淤滞没活力,必成为家教O2O死亡的一大因素。
死法三:同质化严重,企业难以为继而死
有业内人士直言,家教O2O平台目前大都没有找到突破口,在圈老师,圈学生的策略往往莫过于巨额补贴,产品和服务层面都没有太大差异化,同质化竞争严重。因此为弥补这个短板,各个平台纷纷打出了各自的招牌,或所谓名师或LBS或价格优惠,但这些并非家长和学生真正的痛点,仍然难以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对于严肃的教育来说,家长所重视的并非方便、价格低廉,亦或是授课形式,他们关注的是老师的适合度和教学质量,孩子能否通过在平台上的学习真正提高考试分数,毕竟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分数才是学生最重视的。所以说,家教O2O平台难以聚集大量学生用户,平台难以为继。
死法四:传统机构挤占市场,平台走投无路死亡
自从互联网进入教育,“颠覆”一次就频频出现,但传统教育机构的地位仍然未能被撼动,反而家教O2O平台一直饱受诟病。虽然互联网技术发展促使个性意识的觉醒,但教育机构的课程研发、内容组织、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优势的确不是个体教师所能替代的。此外,传统培训机构的老师可以专心致力于教学,而家教O2O平台上的老师还需要为生源操心,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还要费心流量经营,因此曾经因为高额补贴来到家教O2O平台上的优秀教师,回流到传统机构的比率越来越高。
笔者暑假期间走访了一些传统教育机构,从家长口中得知,比起补贴或者更近更方便之类,他们更关注的是老师的优劣和教学质量,传统教育机构多年来累积的师资还是信得过的,所以无论距离多远,家长们还是倾向于把孩子送到线下的机构,同时随着线下机构对于互联网产品的完善,线下机构使平台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根据家教O2O的现状剖析,可以得出家教 O2O死亡存在共性和必然性,笔者希望后来者能够深度重视教育的本质,用心为用户创造核心价值,绕开创业风险,不炒作不模仿,寻找出一条真正适合发展的道路。
家教让我半年狂赚钱十多万
在高三毕业的时候,他找了20多名初中的同学,组成小团队做起家教,赚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大一的时候,他和老同学筹划建立了咨询公司,开始了家教业务,
大学生家教要注重细节问题免招致反感
暑假前夕,小周通过大学生家教网服务中心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教一个初一男孩数学,没想到才干了一个月,就被学生家长炒了鱿鱼。他百思不得其解,但家长给
家教行业网站运作浅析
家教行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火热,特别是当前条件下。以深圳为例,独生子女占90%以上,市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出类拔萃、希望在未来孩子长大后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异军突起的家教O2O 老师月收入过万
最近几年来,资本对教育O2O青睐有加,“请他教”、“轻轻家教”、“疯狂老师”、&l
单亲家教公司市场的前景光明
重庆的孙劲松抓住了单亲家教这个市场空白,开起了一家单亲家教公司。由于市场定位明确,推广方式切合实际,她的生意十分火爆。
家教市场如火如荼的背后
家教,按时下流行的说法,有两种意思:一指家庭教育,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家教便成为其简称。二指父母为孩子或自己为自己聘请的家庭教师
办家教超市成百万富翁
7年前,竺培军丢下“铁饭碗”开始创业,最初因为选错了创业项目,他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第二次创业,竺培军选择家教服务,
家教市场缘何火爆
唐朝的韩愈曾经说过:“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也道出了古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但在当时教育孩子的任务更多的还是依靠家庭来完
家教市场红火的背后
在暑假,寻找家教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漫步市区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家教广告。家教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现象,已在我市初现端倪。据了解,仅城区内就分布
校园首富马赛创业史
从大一开始利用周末给学生们辅导功课,以至成了校园首富;毕业后回家乡创办家教中心,半年就已经小有名气。
《家庭教育委托协议书》
签定时间: 年 月 日 编 号:
大学生开个教公司
在茶山大学城里活跃着一大批家教学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学城里有4万多名大学生,其中就有5000多人在兼职做家教,而其中又有不少人自主创业,办起
家教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
引 言
开办家教中心计划书
本家教中心下属于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社,是一个群众性组织,由社团内部成员发起并组织成立的。
开办一个家教中心策划方案
现状分析:
什么样的大学生适合做家教
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做家教,那么什么样的大学生适合做家教,根据家长和学员提出的条件,我们总结归纳如下:
怎样开个教中心
教育是朝阳产业那是人所共识的,教育机构尤其是教育培训机构的产业利润有目共睹。教育产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都会是逐利者眼中的“摇钱树&
点击阅读更多家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