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正文 80后创业者最可贵的就是“前仆后继”

80后创业者最可贵的就是“前仆后继”

而失败者,我们能举出一大堆,比如牟其中、褚时健、唐氏兄弟、顾雏军、王德军、张荣坤、覃辉等知名的大腕级人物。代人去相互间审视,或许会更加贴近,更有对比性,相应地,话语权份量似乎也会比一般地管中窥豹要重一点。

再者,由于资本原罪、红帽子民企、侵吞国资等问题让老一辈们吃透了公共舆论的“苦”,如果溯源仇富思想,也能追究到诸如地产、城市基建、公路、码头、交通、能源等可能形成垄断,同公权力可能发生紧密关系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大佬们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公共舆论的某种倾向性。

而失败者,我们能举出一大堆,比如牟其中、褚时健、唐氏兄弟、顾雏军、王德军、张荣坤、覃辉等知名的大腕级人物。从UT斯达康离开的吴鹰最近似乎也被视为了悲情人物,被人当成失败者的又一典型。

如果再想想千军万马的创业者大军,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二十多年,60、70,甚至50一代,有多少人中道退出,有多少悲情人物,有多少艰辛的创业者淹没于荒烟蔓草间,又有多少人“为他人做嫁衣裳”,有多少人没有支持到“曙光到来的那一天”,而又有多少人刚望见曙光又迎来黑夜,但这些失败并没有让创业大潮退去,反而因为新经济的存在与活跃,整个浪潮更猛烈,而80一代也正是借此势而进入市场,而前辈们承担的资本原罪、红帽子等问题可能在新生代身上难以发生。谁都知道,高新技术想不干净,一般比较难,除非去抢公共机构采购大单,而非要贿赂某名拥有决策权的官员。

80后创业者将主导商业舞台

有了失败不要怕,“前仆”更不用担心,关键是后继,既包括倒下的人爬起来继续赶路,也包括没有试水的人不免打起行囊,来一趟遥远的征程。创业,这将是永葆一个民族的生机与活力的杀手锏。前仆后继,代表的是用沉重代价、用心血、用生命叠加起的勇气,代表的是用青春追逐梦想与光辉的无畏与坚持,更代表的是民族生命力的成长与生机的盎然!

而在新一波的80后创业者当中,一部分经历过职场的考练,或者在大公司中工作过一段时间,独立承担过项目管理,带过项目,成为过中层一级的管理者,手下带着数十来人,对博弈、管理,环境等都具备了一定的江湖经验,做事更老练,激情而不轻浮,激进而不冒进,沉稳而不保守,同时拥有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在项目把握与风险控制上更成熟。

自今日始,不出一二年,必有新的80后高手逐鹿江湖。他们的成就将远胜过第一波80后创业者,后来居上。而且更具备成长为新一代企业家的实力与底蕴,同时,这一代创业者将接过国际化进军的接力棒,在国际市场上将有更大的作用。中国企业国际化艰难的局面将在这一代被彻底打破。如今中国市场上呈现的跨国公司逐鹿场面极有可能在21世纪初中叶时期在全球上演。TCL、海尔、联想们的国际化也许不再是焦点,华为的国际化也许只是众多样本中的一件。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了风雨兼程。80新生代掀起的创业潮,会淹死不少冲浪者,但也会成就中国商业变革的旗手!

近日在网上持续看了几篇关于80后创业的文章,发现一些记者或写手、评论员、企业的经理人、老板们在该现象的描述与分析中总难以避免发生“管中窥豹”的问题,要么是贬,要么是褒,要么是贬戴高帽”,要么是贬喊口号”,感到有必要以亲历者的身份发点言,以主张一些观点与权利。

笔者曾于去年组织过一次“80后创业者管理者大巡访”的活动,专门设立了两名编辑负责联络与采访工作,对象包括80年代出生,已经在大中型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小型企业担任高层管理职务,或者已经自主创办企业这样一批年轻创业者与管理者。通过近三月的低调操作,走访了40多名这样的兄弟姐妹。对这样一个商业群体的生态、事业、生活、梦想有了基本的了解与掌握,而这其中,笔者本身当时扮演的角色也是80一代草根级经理人的角色。

同时代人去相互间审视,或许会更加贴近,更有对比性,相应地,话语权份量似乎也会比一般地管中窥豹要重一点。看到无论是先行一步的弟兄,还是陆续出现的新实力派选手们,在媒体聚光灯下要么引起追捧,成为成为新生一代的偶像级人物,要么遭遇众多同一辈们以置之以“炒作”的不屑,要么正在更多的人走向创业,我想,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尤其是权威不再成其为权威、处处都行走着喊着“要上市”的年轻商人这样的时期,80后创业及从业者正走向注意力的核心。由于这一批新生力量的存在与活跃,商业社会才变得更加多彩。

80后创业者的群体生态

80后创业者多从高新技术领域起跑,尤其是互联网,如网游、门户、视频、电子商务等;车库创业已少见,多数从一开始就租了相对正规的办公室,即使没有正规的单间办公室,至少也进入了一类孵化器,拥有了几个办公工位,是否这正成为硬件方面的创业新现象,尚不得而知,至少在60、70一代人创业时,并未成为一种普遍的办公现象。不仅如此,SOHO、工作室创业形式更常见,尤其是国内公司注册政策逐渐放开。

得益于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活跃及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之东风,部分创业者甚至在只拥有一个idea时,就已经成功拿到了一定规模的投资,而天使投资正在这个种子环节扮演重要角色。而且随着60、70一代人功能身退,不少大佬们拿着大把资金也正在创业大潮中扫描他们值得培养的对象。在同60、70的比较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个好的现象,由于社会及教育环境所引致与培养的,80一代在商业经营中更崇尚市场化途径,比如在老一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比如“我认识XXX”、“我有个亲戚在XXX部委工作”等词语在新生代中逐渐减少,而补充上来的是“用户体验”、“客户价值”等面向市场、面向渠道、面向终端客户的专业用语。

当然,僧多粥少的局面恐怕永远都难以改变,80后创业者们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状况并不容乐观,据笔者最近同去年取得联络的一帮创业哥们持续跟踪与沟通,发现他们中间已有企业关张,或者正在走向关张。

哪代人创业都有“前仆后继”

据有关统计,大学生创业失败率99%。先不看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只需简单说说这个1%的成功率,个人感觉也是比较高的了。尤其是这个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实在不好判断。我们以国内的中小企业为例,截止2006年底,这个数量达到了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的99.8%,如果以成长为大型企业为标准,那么这其中将有42万多家实现这个目标。据上述数据可得出,目前全国大型企业仅几十万家,考虑到企业的成长历程,100家企业中有一家成长为大型企业,那这个比率完全是很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