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正文 让百姓的不动产“动”起来 收入“涨”起来

让百姓的不动产“动”起来 收入“涨”起来

null

□ 袁 元

做学问难,做学者更难,做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学者则是难上加难。在如今物欲横流,人人都做梦想着创业致富的时代里,想寻得一张安静的书桌坐下来好好研究点学问,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良知的经济学家来说,绝对是凤毛麟角。有幸的是,陈志武教授则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员。

作为美国最富盛名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华人经济学家圈里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这种名声并不是因为其身处耶鲁大学而被人们追捧,而是因为他对金融经济学的执着研究。2008年,他挥笔书就的《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一出版便赢得满堂喝彩,一时间“洛阳纸贵”。而他最新推出的《陈志武说中国经济》则更是将他近些年来陆陆续续见诸于报章杂志的精彩观点搜集在一起,不失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本佳作。

陈志武之所以能从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华人经济学家中的翘楚人物之一,主要是他充分运用了在国外所学到的系统地金融经济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用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这些年来,陈教授每年都用3个多月的时间在国内走访调研,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归纳分析,陈志武敏锐地发现到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老百姓虽然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这种小康生活在买房、养老、医保等诸多现实的压力下并不能使老百姓幸福指数很快涨起来,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没有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步。因为在老百姓的钱包中少了至为重要的一块,那就是财产性收入。

按照陈志武教授的说法,从劳动时间来看,西欧人每年平均工作1400小时左右,而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2200小时。虽然中国人非常勤奋,但劳动所得却赶不上西方人。这里边除了劳动效率的差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人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依赖工资性收入。反观美国,除了工资收入,人们也可以通过房产、股票、企业等资产的增值来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这种劳动收入在增加、手中持有的资产也跟随经济发展同步增值的“双丰收”状况大大刺激了美国人的内需。而大多数国人除了工资性收入之外,房产、股票、企业等资产性增值收入近乎为零,老百姓没有享受到资产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

也许有人会说,国内房地产近年来一直上涨的很快,对于有房一族来说,财富不是在增加吗?这话听起来不错,但是多数国人只有一套住房,虽然住房也在增值,但是他不可能通过卖掉仅有的一套住房来实现财富的增值。所以,用陈志武教授的话说,要想有效刺激中国人的内需,就要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让老百姓的不动产动起来,让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涨起来。

近年来,作为从湖南茶陵走出的农家小子,陈志武教授一直致力于把西方的金融经济理论和国内的改革开放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致力于研究如何能让更多的国人通过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尽快地步入中产阶层的幸福生活。陈志武教授的研究和呼吁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党的十七大文件里,增加国民的财产性收入,引人注目。集体林权改革和土地承包权流转等的有益尝试、资本市场上发行制度的改革及向中小投资者倾斜,可以说都是落实中央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举措。加上目前以陈志武教授为代表的学者的理论梳理及呼吁,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前景定会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