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正文 汤小明:5成资产投资实业 3成配置房产

汤小明:5成资产投资实业 3成配置房产

...汤小明炒股是老手...追求财富自由。理财周报见习记者...黄剑/文。汤小明和财富总是有点若即若离...财富是人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媒介...汤小明说...汤小明开始了自己创富之路...但不管是投资...汤小明并不是片面地追求货币数字的累积...他追求的是财富自由...所谓财富自由...用汤小明的话说是...财商教育启事业春天。汤小明自1992年投身于商海之后...投资过水产...知识分子汤小明彻底转身...汤小明开始做建材生意...在总结投资失败...

“需要钱的时候,就去做赚钱的事情”,“中国财商第一人”汤小明炒股是老手,追求财富自由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黄剑/文

汤小明和财富总是有点若即若离,不沉湎其中,也不清高得远远隔开。他不想沦为金钱的奴隶,但也无意做金钱的主人。“财富是人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媒介,甚至是伙伴。”汤小明说。

自从1992年进入证券市场后,汤小明开始了自己创富之路,他先后开过多家公司,涉及电子、文化、水产、建材等领域。但不管是投资,还是理财,汤小明并不是片面地追求货币数字的累积,他追求的是财富自由。

所谓财富自由,用汤小明的话说是,“不再太多地为金钱问题发愁,不再因钱而痛苦和烦恼。人和金钱之间的关系是简单和融洽的,说得形而上一点,是一种自由的关系,一种艺术的关系。

老股民兵败4行业,

财商教育启事业春天

汤小明自1992年投身于商海之后,炒过股票,投资过水产,搞过房地产,做过图书,现在则投身财商教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汤小明彻底转身,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此时,他与朋友合伙在湖北开办了一家水产养殖公司,主要经营娃娃鱼。他是主要投资者,前后投入了数十万元资金。然而,他的第一次创业很快即以失败而结束。

1997年,汤小明开始做建材生意,但同样也是亏损不少。同时,他还开办了一家电子公司,他依然觉得自己与之格格不入。

“失败是因为自己对这些行业不懂。”在总结投资失败原因时,汤小明如是说。他认为,一个人不管投资什么,还是要找自己擅长、了解的领域。“即使不擅长也要喜欢、热爱,这样你才可能去了解它。

同时,对于自己当年失败,汤小明还归咎于没有下功夫去研究投资领域,而只是一时冲动。“其实,不少小企业也是存在这种一时冲动的现象。容易头脑发热,或者跟风。

之后,汤小明与《穷爸爸富爸爸》际遇,将此书引进中国,逐渐在出版领域取得成功,开创了中国财商教育事业。

实业投资占大头,

3成资金配置房产

汤小明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他先后投资过9家公司,目前正在投资的企业也超过5家。目前正他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企业、房地产和证券市场等三大板块。其中,50%的资金投入了企业,包括图书出版、网站以及投资公司,它们几乎均属于文化教育领域。这些投资项目都是他所感兴趣的,而且之前均经过了细致的分析。

此外,汤小明30%的资金投进了房地产,而证券市场及其他占比则为20%。

汤小明操作的股票大多为电子、房产等板块。2008年以来他曾长期持有电子城(600658),最多持股数达59.73万股,持股比例为0.36%。2003年四季度,汤小明即持有G陕民生(000564,现名西安民生)32.01万股,3年之后增至58.50万股。

同时,对于养老、家庭保障、子女就学汤小明早有考虑,他和妻子相继购买多种保险,而把部分闲余资金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必不可少。

回览自己近20年的各色投资,汤小明坦言有赚有赔,而且失败的经历难以忘怀。当理财周报记者问及其多年来各种投资收益如何,汤小明笑言肯定“比GDP增速快得多”

财富自由的三种状态

经过多年投资,汤小明逐渐发现财富自由有着三种不同而平行的状态。

一种是自然状态。能够把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处理得非常平衡,也能够控制欲望,不做太多的攀比,不要所谓的“被动消费”、“面子消费”,正所谓“量入为出”。

在汤小明看来,这一种自然状态,其实也有人可以达到。比如,某个看门的老大爷每天炒一碟花生米,喝一点酒,虽然是吃简单的饭菜,做简单的事情,心里还很惬意、自在,所谓“享清福”,至于开宝马车,吃山珍海味他根本没有冲动,那么,这也算是财富自由。

第二种为奋斗状态。

有着这种状态的人,喜欢与钱打交道的过程,把赚钱当成人生的舞台,他的人生乐趣、意义和价值即在于此。事实上,他们并不用为钱发愁,他们经营良好,投资不错,理财完美,看起来无欲无求。

还有一种是艺术状态——不专注执着于金钱,但又需要金钱。这或许是汤小明最向往,甚至正在走向的一种财富自由的状态。

“需要钱的时候,就去做赚钱的事情,他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做到与钱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汤小明说这种人一定是轻松、自由、自在的,颇有些道家的风范,正如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一般潇洒。

这也是汤小明的目标状态。“形”为商人的他骨子里是一个文化人,他需要金钱,但只想和它保持若即若离的“艺术的关系”,不为所累。

“空空谷幽兰》的作者比尔·波特就有点接近这种状态。”汤小明介绍,波特喜欢东方文化,他有时会写或者翻译一些关于中国的书,或者带几个团到中国来做深度文化旅游,如去寻找贾岛之墓,赚点酬劳。但他不会更进一步,借此与商人合作大发横财,以至让工作、金钱成为自己的累赘,让自己失去轻松、自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