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正文 新加坡董事学会(SID)

新加坡董事学会(SID)

薪酬战场的实力角逐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投资者要求对薪酬设定持有更多的发言权,董事会在平衡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利益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于股东、监管机构和媒体的监督,原本乐见薪酬“信马由缰”的高管黯然引退,开始适应新的薪酬协商模式。

薪酬机制中的角色转变

薪酬战场的实力角逐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投资者要求对薪酬设定持有更多的发言权,董事会在平衡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利益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于股东、监管机构和媒体的监督,原本乐见薪酬“信马由缰”的高管黯然引退,开始适应新的薪酬协商模式。

股东角色。公司治理的发展进程因地区而异,但全球股东都在要求薪酬问题话语权。金融危机的咎由之一便是高风险的薪酬激励措施,随之而来的股市暴跌让股东的呼吁由“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董事会角色。在责任增加与法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薪酬委员会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召开内部会议,审核各方资料,及时与外部顾问沟通,与高管层协商合作。其次,国外的治理丑闻相继暴露出董事职责的缺失,许多董事会开始在履行受托职责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权衡决策对公司和股东的影响;同时,董事必须能够解释现行薪酬措施与股权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以及与业内薪酬水平标准的出入,解释对高管的绩效衡量如何体现股东价值,等等。

管理层角色。权力此消彼长,股东力量的崛起相对削弱了薪酬决议由高管“一手遮天”的局面。作为公司重要投资之一的高管,合理的激励措施才能促进绩效,但具有竞争力的可观薪酬与引发争议的天价薪酬之间的尺度并不好掌握。CEO希望公司以业绩为导向,对符合发展战略的盈利予以奖励;股东则青睐透明易操作的薪酬机制,最好是行业统一标准,各公司的业绩优劣便一目了然,董事会也不必费力平息股东与高管之间的薪酬矛盾。目前已有新加坡、英国和澳大利亚试点采用业内统一标准。